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
高德资讯

马六甲海峡为三国共管,为什么面积最小的新加坡反而发展更好?

熟悉历史地理的朋友,应该不会不知道马六甲海峡。这个海峡虽然不起眼,但和太多的历史事件及人物联系在一起。

自公元4世纪起,来往中国、印度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船只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。此时,马六甲海峡还只是一个区域性的“海上通道”。

1403年,郑和奉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之命,“往谕满剌加,赠送其国王礼物”。这里的满剌加就是马六甲。当时,马六甲的开国国王拜里迷苏拉非常高兴,“遣使随庆(尹庆)入朝贡方物”。来往马六甲城必然会经过马六甲海峡。

16世纪初,新航路开辟后,葡萄牙航海家开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线。葡萄牙的触角进一步向东延伸,并且通过马六甲围城战,逐步染指马六甲海峡。

19世纪中后期,随着苏伊士运河的贯通,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大大缩短,来往马六甲的船只骤然增多。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重新被认识,成为列强争夺的对象。

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,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,历来是海权大国的必争之地。必争之地看似美好,可一旦和利益联系起来,便有了殖民与血腥。

刚才我们讲到,最初控制马六甲及海峡的是葡萄牙人,葡萄牙人之后是荷兰人,荷兰人之后则是英国人。英国人直接将马六甲与槟城、新加坡合组为“海峡殖民地”。“海峡殖民地”一开始只是二级殖民地,隶属于英属印度下的马德拉斯省。后来,由于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,英国人便进行直接管辖,势力逐步扩大到整个马来半岛。

此时,英国的海洋政策已经调整,重心也由单纯的版图扩张,转换到东方贸易,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便成了首要追求。英国人善于控制任何一个殖民地,更不要说那条狭长的马六甲海峡了。马六甲海峡成为英国全球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二战后,海峡殖民地解散,海峡沿岸的国家相继独立。马六甲两岸的国家形态发生改变。现在控制海峡的是新加坡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三个国家。比较有意思的是,这三个国家中,新加坡国土面积最小,发展得最好;马来西亚居中,发展得也不错;土地面积最广的印尼发展得反而最差。

新加坡的发展和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有直接关系。一开始,新加坡还只是人迹罕至的海岛,英国人直接统治后,新加坡开始崛起,迅速成为东西方贸易中心,并取代了传统城市马六甲的经济地位。

新加坡位于六甲海峡南口,优势显而易见。整体来看,马六甲海峡是西北宽东南窄,西北端宽度达到370千米,而东南端的新加坡海峡仅为37千米,所以新加坡在整个海峡中呈扼守之势。加之,马六甲海峡东南口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,可以可通航吃水20米的巨轮。相反,海峡西岸,也就是靠近印尼的那一侧,则沼泽和浅滩遍地,并不是适合大型船只的停靠。

综合来看,新加坡就是马六甲海峡的精华所在。经由马六甲海峡,无论从东向西航行,还是从西东航行,新加坡是无可替代。新加坡成为船只停靠补给中转的重要地点自然也在情理之中。

我们知道,海峡是上天赐予的共同资源,一般是免费通行的。新加坡依靠地利发展转港贸易已经赚得盆满钵满。当然,新加坡崛起的因素很多,扼守海峡无疑是它的先决条件。

栏目导航

高德资讯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电话:13988888888

传 真:海南省海口市

手 机:0898-66889888

邮 箱:88889999

地 址:/public/upload/system/2018/07/28/2091301cca30ff8c6fd3ecd09c8d4b02.jpg

平台注册入口